孩子口臭,家长可能担心:
“是肉吃多了消化不好吗?”
“家里有人幽门螺杆菌阳性,小朋友会得吗?会因为这个有口气吗?”
“孩子还没长牙,但有口臭,是肠胃不好吗?”
“老人家说孩子口臭是因为积食上火了,怎么办?”
而有口臭的成年人,除了担心自己身体有毛病之外,还因为口臭容易带来社交的尴尬,被动变成了“社恐”。
为什么会有口臭?和肠胃有关系吗?怎样才能去除口臭呢?今天我们好好说一说。
口臭和肠胃不好有关吗?
几乎无关。
和很多人所想的不同,口臭几乎不会起源于食管、胃或肠道。
有人说口臭是因为消化不良,先不说“消化不良”这回事,在不进食的时候,我们的食管一般是持续闭合的,消化道疾病产生的气味极少能持续从食管逸出。
只有极少数的胃肠道疾病(如Zenker憩室、胃-结肠瘘)可引起口臭,不过发生率较低。
而幽门螺杆菌及胃食管反流病是否会引起口臭,目前还缺乏明确的证据。
口臭的原因在哪?
根据uptodate的资料,80%-90%的口臭原因是在口腔内[1]。
人的口腔含有大量细菌,与口臭有关的主要是革兰阴性厌氧菌。
口腔里的食物残渣、脱落的上皮细胞等,被这些细菌分解后形成挥发性硫化物,是导致口臭的主要原因。
有的人平时可能并没有口臭,但早晨醒来口气比较重。这其实是一个生理性的口臭,是正常现象。
生理性口臭的产生是因为夜间唾液分泌减少,口腔的自我清洁作用减弱,厌氧菌繁殖得更快。醒来后通过清洁口腔或饮水,口臭会减轻。
暂时性口臭的其他原因包括:吸烟,吃大蒜、洋葱等气味浓烈的食物,喝酒、咖啡等饮料。
哪些疾病因素会导致口臭?
生理性口臭是暂时的,那如果口臭长时间存在,往往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病理性口臭:
•口腔问题:病理性口臭大部分与此有关,比如:龋齿、牙龈出血、牙周炎、舌苔厚、口干、阻生智齿、使用时间较久的假牙等
• 鼻咽部疾病:如鼻窦炎(因鼻窦炎产生的鼻后滴漏液,被舌头后部的细菌分解)、扁桃体炎、扁桃体结石等
• 呼吸系统疾病:口臭偶尔由下呼吸道感染引起,如支气管炎、肺脓肿等
• 胃肠道疾病:如Zenker憩室、胃-结肠瘘等,非常少见
如何改善口臭?
如果怀疑口臭是因为龋齿或其他疾病引起,应就诊口腔科和耳鼻喉科排除一下。
如果这些疾病都没有,重点就放在口腔的卫生清洁上。我们建议:
1
还没长牙的婴儿
喝完奶后,及时清洁口腔,可以用棉签、纱布等沾水轻轻擦拭宝宝的口腔黏膜(比如牙龈、腮部、舌背部),减少嘴里残留的奶液。
2
已出牙的孩子和成人
• 保证足够的刷牙频率和时间(至少早晚两次,酌情中午餐后增加一次;每次刷2~3分钟,每颗牙都清洁到)
• 刷牙同时轻柔地清洁舌苔(伸到舌背后部)
• 每日配合使用牙线清洁牙缝
• 如果佩戴假牙,应当加强对假牙的清洗(使用专门的清洁片等)
• 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
成人还可以采取一些护理措施改善口腔异味[1,2](虽然缺乏高质量证据,但没有明显坏处,简单方便,可作为尝试):
1
口干或餐后可以多喝水,或咀嚼无糖口香糖,刺激唾液分泌改善口干症状,加强口腔自洁能力。
2
减少酒精和咖啡的摄入。
3
睡前可以用有抗菌作用的漱口水含漱(需要仰头清洁到舌根和咽部)。
注:上述护理措施不能代替刷牙和使用牙线。漱口水也不要长期使用,否则可能会造成口腔菌群失调[3]。
所以啊,口臭真不是因为“上火”、“积食”、肠胃不好,不要给自己和孩子设定那么多饮食禁忌,也不要随便吃药或吃各种偏方来治疗。预防口臭,还是要注意日常的口腔清洁,定期去做口腔检查。
“怡”个冷知识
有人口臭而不自知,也有人虽然没有口臭,却怀疑自己有。
除了生理性和病理性口臭,还有一种“假性口臭”(也称为心理性口臭):患者自己觉得有口臭,但没有客观证据证明。
而且即使经过医生评估“没有口臭”,患者依然认为自己有口臭,经常强迫性地清洁口腔,比如每天多次刷牙和漱口。
假性口臭可能是由于心理或神经方面的原因。如果影响到正常生活,建议及时就医。